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實際見識F1安全科技的發達



這是上個禮拜,F1加拿大站在比賽時所發生的嚴重車禍。Sauber BMW F1 Team的車手Robert Kubica以170mph的時速衝撞水泥護欄,車輛經過多次翻滾及撞擊後幾乎全毀。但駕駛艙卻完好無缺,車手也只有輕微腦震盪及腳踝扭傷,經過全身檢查後,隔天就出院了!



這是1972年,在F1場上發生的嚴重車禍。Ferrari的車手Gilles Villeneuve在這場車禍中不幸喪生。



這是1994年5月1號在義大利Imola賽道上發生的嚴重車禍,Williams Renault的車手Ayrton Senna在這場車禍中不幸喪生。

從1994年Senna的車禍之後,FIA(國際汽車聯盟)就致力於提高F1的安全性,將安全規格逐年提高。在這樣的主張下,發展出了可藉由撞擊時的潰縮與碎裂來吸收強大撞擊力道的碳纖維車身,以及保護車手頸部的HANSS裝置(簡單來說就是F1車手肩膀上的東西和頭盔所形成的一套保護系統)。1994年之後,F1場上也有過幾次嚴重車禍,但歸功於這些發達的安全科技,車手都能全身而退(Senna是最後一位因比賽車禍而喪生的F1車手)。回頭看看Robert Kubica的車禍影片,是不是碎片四處飛,車手的頸部也受到強烈的甩動?要不是碳纖維車身的車鼻和兩側進氣口的潰縮區,以及HANSS裝置,雙雙發生作用,如此強烈的撞擊力道下,車手是幾乎必死無疑的。比較1994年Senna的車禍就可以看得出來,Senna發生車禍時,車子是從側向去撞擊牆壁,車速也比Kubica發生車禍時要慢,但是兩者的結果卻大相逕庭。

這些高科技的安全技術,如今也開始慢慢轉移到市售車上,如潰縮區的概念已經引入眾多車種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平日開的車也能有一樣的安全性能。

沒有留言: